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6日举行。会上,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发布了“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该榜单涵盖多种类型、共计10款汽车芯片产品,拟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优势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整车、零部件企业终端应用的引领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情况。她说,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上海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今年1月至10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3万辆,占全国14%;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约占全国25%。
张英表示,汽车芯片是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结合体,上海“车芯联动”有着良好的基础,在终端应用牵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阶段,上海将聚焦提升技术创新硬核力、场景应用支撑力、产业竞争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12月6日,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当天揭牌。其中,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作为一个第三方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致力于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工艺协同优化等服务,协助打造高可靠性的汽车芯片产品。(完)
中新网苏州12月6日电 (周建琳)《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5日在苏州美术馆开幕。年近九旬的阮仪三出席开幕式并向苏州美术馆赠送珍贵手绘图。
踏入展厅,《青春岁月》是文献展的第一篇章。“钮家巷傍着一条小河,河上有七八座通往对岸人家的户桥,河边有一排大树,景色很好的。”这是阮仪三童年记忆中的苏州平江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他感慨道:“苏州,是我的乡愁,是我出生的地方。”
《守护古城·留住乡愁——阮仪三古城保护纪实文献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 苏州美术馆供图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在中国古城古镇保护的第一线。
第二篇章《故乡情愫》展示了阮仪三在苏州古城保护与规划方面的重要文献材料,如首次提出平江路绝对保护区概念的规划文稿、《1997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苏州古城的保护凝结了众多人的心血,阮仪三的贡献是显著的。
1987年,阮仪三带领学生设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自此开启了保护苏州古城的实践之路。按苏州原有的双棋盘河街格局,阮仪三把古城划分为54个街坊,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划。这54个街坊的划定和保护指标的确定,为苏州古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核心规划思想沿用至今。
《护遗之路》是文献展的最后篇章。站在展厅里,古稀老人庄春地久久不愿离开,他曾任周庄镇镇长,是古镇从保护、发展到走向世界的见证者、推动者。“周庄是幸运的,在1986年遇见阮仪三。”展厅里,庄春地与阮仪三的通信原件,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1986年,阮仪三教授帮助周庄制订了《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建议。正是因为这一规划,才使今天的周庄古镇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庄春地说:“阮仪三教授身上有一种坚持走下去的毅力,正是这种毅力感染了我,让我愿用一生的心血,去保护、守望古镇周庄。”
不仅是苏州,平遥、丽江、绍兴、潮州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阮仪三的规划和呼吁下,得到有效保护,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致力于调研和保护历史乡镇,他着力保护的周庄等江南六镇成为我国乡镇保护的范例,推动了全国保护和发展历史乡镇的热潮,因而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
“今天,在阮仪三先生的家乡举办他的纪实文献展,回顾他的工作、生活历程和学术成果,希望能让参观者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视角去审视我们蕴藏于历史长河中永不断灭的乡愁。”中国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道,阮仪三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观其过往,“守护古城,留住乡愁”是他的信仰。(完)